北京基础教育将如何变革?六大行动怎样实施?如何完善全面培养体系?又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?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改革方案概述
(一)六大行动开启改革征程
北京发布的《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》明确了六大行动,包括课程创新引领、教学改革深化、学生素养提升、教学评价改进、专业支撑保障和数字化赋能。从 2024 年 8 月和 9 月开始部署,持续至 2027 年,旨在建立实验区和实验校,推动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。
(二)统筹推进多方面发展
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核心,统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,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。
二、改革实施策略
(一)试点引领探索实践模式
实验区校先行示范
通过设立实验区和实验校,先行先试,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基地,支持相关项目。聚焦学科实践、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关键问题,探索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实践模式,为全面改革积累经验。
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
开展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,打破学段和校际界限,整合优势资源,建设丰富优质课程,实现学生连续培养和联合培养,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。
(二)下放权力激发办学活力
允许有条件的区将教材选用权下放给优质普通高中,鼓励各区建立相应推进机制。这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选择教材,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三、完善全面培养体系
(一)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
推进 “大思政课” 改革,推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,挖掘各学科思政教育资源,加强融合衔接,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。
(二)体育教学改革创新
持续推进 “一校一品” 体育教学改革,创新课程模式,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,探索建立人工智能监测预警机制,关注学生体育健康。
(三)美育实践搭建平台
广泛开展艺术节等美育实践活动,建立常展、常演机制,为学生搭建多级美育平台,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力。
(四)劳动教育融合渗透
各校制定劳动教育清单,确保劳动课开设,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和课后服务,实现与德智体美融合,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。
四、科学教育改革举措
(一)优化实验教学环境
支持学校创建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,监测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情况,为科学教育提供硬件保障。
(二)整合社会教育资源
推动高校实验室、博物馆、科技馆等向中小学开放,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实践活动,拓宽学生科学视野,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,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,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、政策变化,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
注: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,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