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北京的中考生和家长而言,跨区升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。2026 年北京中考,是否可以跨区升学?又有哪些具体的途径呢?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回户籍跨区:户籍与学籍分离的选择
当考生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区时,默认在学籍区升学,但可申请回户籍地参加中考升学。不过需要注意,回户籍所在区考试,考生将无缘中考校额到校。所以,在决定是否回户籍考试时,要确定两个问题:
若不回户籍所在区考试,是否有校额到校资格,若有,需权衡在所在区、所在学校的排位,看考上目标校的概率有多大;
若选择回户籍考试,只能走统招,要分析往年目标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对应排名,再结合自己现在的成绩判断。回户籍考试,只要户籍满足条件即可,但想考优质校,对成绩仍有要求。
二、统招跨区:机会与限制并存
(一)统招普通班
每年志愿填报时,统招跨区通常以面向本区招生为主,但每年统招计划中,部分学校也会面向外区招生,虽然数量较少,却也是跨区升学的机会。考生若有目标校,可关注该校当年统招计划中是否有对自己所在区的招生计划,若有则可报考。需要注意的是,通过统招跨区报考的途径非常窄,能否报考完全取决于想去的学校当年的招生计划是否面向所在区。
(二)统招中特殊实验班
特殊实验班报考有以下注意事项:
大部分特殊实验班以面向本区招生为主,外区招生也倾向于教育资源薄弱地区,具体需关注本年的招生计划表;
部分特殊实验班,像四中的道元实验班,东城、西城、海淀可以跨区招生;
大部分特殊实验班都列入统招计划,不组织加试,中考按正常志愿填报即可,但也有少部分特殊实验班需要加试,如四中的道元班和 101 中学的人文实验班。成绩优异且不适合其他跨区途径的考生,可通过特殊实验班跨区考名校,例如户籍朝阳、学籍东城,想报考海淀或西城高中的考生,就可以走这个途径。
(三)特长生
特长生招生有部分学校面向全市招生,具体哪些学校的哪类特长招生面向全市,需要查看当年的特长生招生简章。相对于市级统筹,特长生对成绩的要求比较低,有体育、艺术、科技特长的考生可以尝试。
(四)国际班
2021 年北京中考改革后,国际班 / 校一般面向本区招生,但也有一部分国际班 / 校有其他区跨区招生计划,有跨区招生计划的可以跨区报考(具体跨区招生计划可查看当年的中招简章)。选择国际班就读的考生,一般是为高中后出国做准备的,国际班费用较高,每年约 10 万左右,而且从近两年来看,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高。
三、市级统筹:跨区升学的重要途径
市级统筹是跨区升学的重要途径,一般参与市级统筹一的优质校,除东城、西城、海淀外,在北京其他区都会有招生计划,但名额都不多,每所学校在每个区县基本上也就一两个名额。如果确定一所学校非上不可,基本上需要所在区的第一名才有机会,当然如果比自己排名考前的考生选择了其他学校,还是有机会录取的,不过这要看运气。需要注意的是,市级统筹既要看校排名又要看区排名,对成绩要求较高。
四、校额到校:关注跨区招生名额
大部分情况下,校额到校是面向本区招生的,但根据每年的招生计划,部分学校会有对其他区的校额到校招生名额,所以考生和家长也可以关注当年的招生计划,看自己关注的学校有没有对本区学校的招生计划。
五、灵活跨区:利用户籍变更
除了上述常规途径,还有一种灵活的跨区方式。北京中考首先按学籍报名,户籍与学籍不一致的,默认学籍区报名,但可提出回户籍区考试。中考办理回户籍区,只需要户口,不需要房子,比小升初回户籍区容易。只要在中考申请前获得目标区户籍,就能以该区身份参加中考,按该区学生参加统招录取,只要该区统招的都可以报考。入学后,用于落户的房子甚至可以出售,不必持有,因为已有新区学籍,可一直就读。理论上,只要愿意折腾,北京任何区都能成为 “原籍区”,不过要注意落户相关问题,如房子能否落户、对方户籍是否迁出等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中考信老师,了解更多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