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人大附中初三学生来说,物理上第一次月考十分重要。此次月考涉及诸多关键的物理模型、思想方法以及解题技巧和易错点,北京中考信息网为大家详细梳理介绍。











一、核心物理模型与思想方法
(一)理想导线模型
在分析电路连接方式时,将导线视为电阻为零的理想状态,开关闭合时其两端可看作同一个点,这是电路分析的基础模型。
(二)电流路径法
分析电路时,从电源正极出发,顺着导线 “走”,看电流能通过哪些路径回到负极,这是判断电路串并联最为有效的方法。
(三)控制变量法
这是极为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,比如: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,控制速度不变来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,或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;比较物质吸热能力时,控制质量、初温、加热时间(吸热量)相同;探究电荷间作用规律时,控制带电体的种类。
(四)转换法
把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容易测量的量,像第 27 题将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推动的距离,第 26 题将吸热能力的强弱转换为温度变化的快慢。
(五)等效电路模型
在分析复杂电路,尤其是开关通断引发电路变化时,要画出每种状态下的等效简化电路图,这对解题来说是关键的一步。
二、重要解题技巧与易错点
(一)电路分析技巧
拆除法:判断用电器是否工作,拆除该用电器,若其他用电器无法工作则为串联,若不受影响则为并联。
节点法:通过标注电路中的等势点来简化电路图。
(二)电流表的使用
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。
当未知电流大小时,要先用大量程试触,避免打坏指针。
易错点在于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相当于短路。
(三)故障分析
断路:整个电路或某条支路无电流,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。
短路:电源短路时电流极大,会损坏电源;用电器短路则该用电器不工作,但电路其他部分仍有电流,这是区分断路和短路的关键所在。
(四)综合计算
步骤:首先分析开关状态并画出等效电路图,接着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(串 / 并联),然后应用串并联电流规律,最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。
关键:要明确每个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中考信老师,了解更多内容。

热搜内容
中考信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