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,北京教改的重要方向 —— 集团化办学和集团直升,正牵动着无数人的心。北京市教委的一系列举措和信号,将为中考升学带来怎样的变革?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起来深入了解。
一、集团化办学进入 “3.0 版”
北京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发展历经三个阶段。早期的线性联动阶段,在教育资源短缺时,以优质校带动薄弱校,促进教育公平,输出管理理念、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。随后的扩优提质阶段,注重教育阶段和资源的纵横打通,实现连续培养与课程融合。如今进入新发展阶段,追求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,探索全面完善的治理结构与体系,更关注教育质量提升。
去年年底,北京多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布局显著变化。海淀区北京十九中加入人大附中教育集团等;西城区三所十二年制学校组建发展共同体;朝阳区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扩军。从覆盖范围、合作形式到培养体系都有新变化,民办校加入、优质校强强联合、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渐成主流。
二、创新育人模式,鼓励连续贯通培养
教育集团是创新学生培养的重要载体,可减少学段分割。北京市依托集团化办学,在多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。开展普通高中集团课程创新实验,以课程创新为核心,赋予集团自主权,配置全学段资源,推进优质要素流动。如制定课程方案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、探索多样化培养渠道。
按照特定原则,推动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探索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模式。同时鼓励特长学生的连续、贯通与协同培养,构建贯通的特色课程等体系,形成良性发展模式。
在教育集团类型结构优化上,北京将降低纯小学阶段教育集团比例,扩大一体化全学段教育集团比例,部分区已开始相关探索,未来预计更多区跟进。
三、集团直升规模扩大,升学渠道增多
在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下,多样化升学渠道是重要方向。北京市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,依托集团化办学,增加升学渠道,扩大集团直升招生规模。上学期期末,多区教育集团直升工作启动,直升名额普遍增加,未来这一趋势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。
四、推动师资流动,保障教育公平
为解决家长关心的师资不均衡问题,北京致力于打造集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,推动优质师资在集团内有序流动。多渠道调配人力资源,统筹教师管理要素,鼓励教师承担多元教学任务,改变供给结构。
建立 “法人统筹型” 教育集团等,实现资源要素统筹与教学融通,研究学段间教师流通机制,开发教师优质服务属性。同时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,健全考核评价制度,保障学生能享受到集团内优质师资资源。
五、对中考升学的深远影响
集团化办学的诸多变革对北京中考升学意义重大。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,让学生发展更顺畅,在集团内可获得连续培养,为中考升学奠定良好基础。集团直升规模扩大,直接增加升学机会,学生有更多选择。师资流动则保障了集团内教育质量的均衡,即使在普通成员校,也能受益于优质师资,提升中考竞争力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,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,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、政策变化,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
注: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,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