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高考信息中,东西海朝数据常被聚焦,而丰台等区普高成绩披露有限。这导致不少家长难把握孩子学习进度与高考目标,往往高三才察觉差距。北京中考信息网结合丰台最新成绩,解析这类区域高考现状与应对重点。
一、丰台高考现状:近年最佳成绩下的亮点与差距
(一)头部校表现亮眼
丰台十二中:高分段领跑,北京市 700 分 + 4 人(含 1 人进入全市前 20 “盲盒”,分数 705、703、702、698 + 各 1 人),690 分 + 突破两位数,清北预估录取超 20 人;中高分段中,650 分以上 60 人,600 分以上 197 人(占比 58.6%),一本上线率约 96%;
钱学森中学:最高分 692 分,680 分以上 6 人、670 分以上 10 人、660 分以上 13 人、650 分以上 19 人、640 分以上 27 人、600 分以上 95 人;升学质量可观,31 人考入 985 院校,54 人考入 211 院校,含 6 人被清华大学录取;
人大附丰台:600 分以上 18 人,最高分 644 分,整体成绩低于前两所头部校。
学校 | 2025 年成绩 | 2024 年成绩 |
---|---|---|
十二中 | 北京市 700 分 + 4 人,盲盒(前 20 名)1 人 705、703、702 各一人、698+1 人,690 + 人数突破两位数,清北预录取 20+;650 分以上 60 人,600 分以上 197 人,占比 58.6% | 最高分 687 分,650 分以上 44 人;参加高考人数 370 人左右 |
钱学森中学 | 最高分 692;680 以上 6 名,670 以上 10 名,660 以上 13 名,650 以上 19 名,640 以上 27 名,600 以上 95 名 | 参加高考人数 119 人,年级总分平均分 590.66 分;最高分 660 分,600 分以上累计 51 人,600 分以上人数占比 42.86% |
18 中 | 最高分 699,位列全市前 100 名;650 分以上高分段 8 人,裸分清北 2+;600 分以上约 40 人;一本上线人数高达 222 人 | 最高分 689 分,丰台区状元 |
丰台二中 | 最高分 665 分,640 以上 8 名,600 分以上 47 人,去年 35 人,增长 34%;特招线(一本线)上线 241 人,上线率 72%,去年是 58%,增长 14%;本科率 98.9%,增长 4.5% | 最高分 684 分,650 分以上 1 人,600 分以上 35 人 |
北京十中本部 | 一本线上线率较 2024 届提高近 15 个百分点;高分段人数逐年增大,与 2024 年相比,增长率为 16.67% | 本科上线率较 2023 届提高近 14 个百分点;2024 年十中高分段学生人数为 6 人,高分段学生均分达到 626 分;一本线上学生比例稳中有升,学生均分为 558,高于北京市特招线 35 分 |
首师丽泽 | 高考超过 600 分的学生达到 7 人,7 位同学分数分别为 636、631、626、622、615、613、603;近六成毕业生上一本线;本科上线人数达 241 人,占比 97.6%,创丽泽历史新高 | 最高分 640 分,600 分以上 11 人 |
人大附丰台 | 拔尖创新人才班平均分突破 600+;600 分以上优生人数较去年实现倍数增长;本科率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,近乎全员本科,超半数考生达到一本录取线 | 最高分 639 分,600 分以上 10 人 |
(二)与头部城区的显著差距
即便丰台成绩创近年最佳,其高分段占比仍远不及东西海朝 —— 丰台 690 分 +、650 分 + 人数,甚至低于海淀某 “小强校” 单校占比。而其他类似区域,成绩多不及丰台,且区域间差距明显,整体呈现 “部分区头部校领跑,多数普高竞争力弱” 的格局。
分数段 \ 类别 | 700 分以上 | 650 分以上 | 630 分以上 | 600 分以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六小强学校 | 5 | 147 | 274 | 462 |
海淀区 | 51 | 1527 | 2705 | 4842 |
丰台区 | 4 | 90 | — | 442 |
全市 | 113 | 3203 | 6807 | 11883 |
海淀区占比 | 45.13% | 47.67% | 39.74% | 40.75% |
丰台区占比 | 3.54% | 2.81% | — | 3.72% |
小强校占比 | 4.42% | 4.59% | 4.03% | 3.89% |
二、高中阶段核心关注点:四项关键定高考走向
(一)实验班:冲击 211 的 “基础门槛”
流动性特征:多数高中实验班并非 “一选定终身”,新高一初始分组后,高一、高二期末及选科节点,至少有两次调整机会,成绩达标即可进入;
关键意义:从这类区域升学数据看,进入实验班是冲击 211 院校的最低要求—— 非实验班学生 600 分以上占比极低,实验班几乎集中了学校 80% 以上的中高分段生源。
(二)选科:早规划,适配比 “热门” 更重要
时间建议:越早确定选科越好,避免高二因 “科目适配度低” 被迫调整,浪费复习时间;
选科逻辑:不盲目跟风 “物化生”“史地政” 等热门组合,需结合孩子学科优势、兴趣及目标专业(如医学类需选物理 + 化学,师范类可侧重史地政),“适合孩子的组合才是提分关键”。
(三)模考:区排需 “折标”,紧盯全市排名
区排局限性:这类区域内部模考排名参考价值有限(如某区域内排前 10,对照海淀模考数据可能仅排数千名),易导致家长 “误判实力”;
正确做法:每次模考后,以海淀区模考数据为 “坐标” 进行折标(通过往届区域间分数对应关系,估算孩子全市位次),高考最终比拼的是全市排名,而非区内排名。
(四)学科成绩:警惕 “断崖式下滑” 信号
危险情况:若孩子中考某科成绩优异,但高一该科骤降;或高一稳定、高二突然滑坡,需立即排查原因(如学科难度提升、学习方法不适、心态波动等);
应对方式:及时与老师沟通,针对性补弱(如找学校培优老师辅导,或选择适配的课外补习),避免 “单科短板拖垮总分”—— 这类区域学生本就面临分数竞争力不足的问题,单科差距更会放大劣势。
(五)头部实验班的额外机会:强基与综评
若孩子在区域头部校实验班,成绩优异(如单科接近满分、年级稳定前 10),可提前布局 “强基计划” 与 “综合评价”:
强基计划:聚焦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基础学科,适合学科特长突出的学生,可降低清北、985 院校录取分数线;
综合评价:部分 985、211 院校对这类区域学生开放综评名额,需提前积累竞赛奖项(如省级科创奖、学科竞赛省二以上)、社会实践经历,弥补高考分数与头部城区学生的差距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中考信老师,了解更多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