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北京初三家庭而言,“校额到校” 是冲击优质高中的关键路径。2025 年,校额到校政策覆盖全市所有初中,超六成考生达报考分数线。它真能让学生 “低分进名校” 吗?北京中考信息网从政策、数据、策略多维度拆解。
一、校额到校核心政策:机会与规则并存
(一)政策定义与目的
校额到校是北京中考招生政策,各区优质高中将超 50% 招生计划定向分配至一般公办初中,学生通过 “校内竞争”,以低于统招线的分数进入优质高中,旨在保障教育公平,让普通初中学生也有机会入读名校。
(二)2025 报考条件(供 2026 考生参考)
升学资格:具有北京中考升学资格(京籍或非京籍 “九类人”);
学籍要求:同一所初中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;
成绩门槛:中考总成绩**≥430 分**(2025 年新调整,总分 510 分);
综评要求: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达B 等(涉及道德品质、社会实践等);
名额覆盖:2025 年政策覆盖全市所有初中(含优质初中)。
特殊限制:往届生、1+3 项目退出学生、外省回京 / 回户籍报考考生,不可参与校额到校。
二、录取全流程:批次、规则与后续安排
(一)录取批次与优先级
校额到校属指标分配批次,与市级统筹同期录取,且在统招批次前。录取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、志愿顺序进行;总分相同时,优先级为:
未享受加分的现役军人 / 消防救援人员 / 驻外使领馆随任子女;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单科成绩→物理和道法成绩之和;
若仍相同,按随机号从小到大录取。
(二)录取后要求与实验班进入
不可放弃:被校额到校录取后,后续统招志愿自动失效,必须入读该校,填报需慎重;
实验班情况:无法直接进入高中最顶尖特殊实验班(如四中道元班),但入学后可通过分班考试(结合中考成绩、个人意愿)进入普通或特色实验班。
(三)录取结果公布
7 月中下旬公布结果,被录取者不再参与统招批次录取。
三、2025 数据透视:分数与区域差异
(一)“捡漏” 案例与分数线
2025 年,有考生以474 分 “捡漏” 清华附中、465 分进入 101 中学。需注意,这类分数并非校额到校最低录取线,仅为个别录取案例,且部分学生录取途径(校额到校或市级统筹)暂未明确。
学校 | 指标分配批次录取情况 | 途径 |
---|---|---|
五十五中 | 445 | 校额到校 |
东直门中学 | 464 | - |
龙潭中学 | 469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八十中 | 474 | 市级统筹一 |
陈经纶中学 | 468 | 校额到校 |
和平街第一中学 | 454/447 | 校额到校 |
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 | 446 | 校额到校 |
九十四中 | 449 | 校额到校 |
人大附中 | 492 | 校额到校 |
清华附中 | 492 | 市级统筹一 |
清华附中 | 482 | 校额到校 |
清华附中 | 474/481 | - |
十一学校 | 481 | 校额到校 |
北大附中 | 473 | 市级统筹一 |
一零一中学 | 491 | 市级统筹一 |
一零一中学 | 486 | 校额到校 |
一零一中学 | 465 | - |
首师大附中 | 477 | 校额到校 |
交大附中 | 470 | 校额到校 |
交大附中 | 464/462 | - |
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| 441/451 | 校额到校 |
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| 448 | 市级统筹二 |
中关村中学 | 456/462 | 校额到校 |
北航 | 456 | - |
北京四中 | 486/493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八中 | 489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 | 490+ | 市级统筹一 |
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 | 481/488 | 校额到校 |
北师大附中 | 467 | 市级统筹一 |
北师大附中 | 471 | - |
北师大二附 | 481 | 校额到校 |
一六一中学 | 473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十五中 | 450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十三中 | 471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十四中 | 455/460 | 校额到校 |
人大附通州 | 465 | 校额到校 |
首师大附通州校区 | 472/471 | 校额到校 |
运河中学 | 460/449 | 校额到校 |
昌平二中 | 466 | 校额到校 |
首师附回龙观育新 | 450 | 校额到校 |
顺义一中 | 444 | 校额到校 |
北京十二中 | 470/449 | 校额到校 |
钱学森中学 | 445/438 | 校额到校 |
人大附丰台学校 | 447 | 市级统筹二 |
北京四中房山分校 | 437 | 校额到校 |
良乡中学 | 444 | 校额到校 |
人大附石景山 | 430+ | 市级统筹二 |
北京京源学校 | 475 | 校额到校 |
平谷中学 | 459 | 校额到校 |
大兴一中 | 458/478 | 校额到校 |
(二)分数达标率
2025 年北京中考 81399 名考生参与排名,430 分以上考生达 50272 人,占比 61.76%,超半数考生满足校额到校分数线。从区域看,城区利用率普遍较高,郊区相对偏低(因直升学生不计入排名,利用率有所下降)。
区 | 430 分以上人数 | 总人数 | 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
西城区 | 8421 | 11500 | 73.23% |
海淀区 | 12207 | 17069 | 71.52% |
东城区 | 4798 | 6804 | 70.52% |
朝阳区 | 7479 | 10729 | 69.71% |
大兴区 | 2492 | 4063 | 61.33% |
经开区 | 606 | 1027 | 59.01% |
昌平区 | 1863 | 3310 | 56.28% |
石景山 | 901 | 1763 | 51.11% |
顺义区 | 1805 | 3560 | 50.70% |
密云区 | 1098 | 2199 | 49.93% |
通州区 | 2870 | 5924 | 48.45% |
怀柔区 | 667 | 1394 | 47.85% |
丰台区 | 1936 | 4095 | 47.28% |
房山区 | 1743 | 4035 | 43.20% |
燕山 | 119 | 280 | 42.50% |
延庆区 | 488 | 1265 | 38.58% |
平谷区 | 613 | 1723 | 35.58% |
门头沟 | 166 | 659 | 25.19% |
总计 | 50272 | 81399 | 61.76% |
四、适用与慎选情况:匹配自身定位
(一)适合人群
普通初中尖子生:校内成绩名列前茅,校内竞争压力小,易以低分进优质高中;
成绩中等但稳定者:利用校额到校分数线比统招线低 20 - 50 分的优势,“逆袭” 进入更好的高中;
教育强区(海淀、西城等)校内排名靠前学生:避开全区统招激烈竞争,更稳妥入优质高中。
(二)慎选人群
优质初中中等生:校内尖子生多,名额有限,竞争激烈,走统招或市级统筹更稳妥;
顶尖成绩学生:若统招能进更高层次学校(如 “市统筹一” 或顶尖高中统招),校额到校(录取批次在前)可能限制冲刺机会;
学籍 / 身份不符者:初中转学、非京籍不符合 “九类人”、往届生等,无报考资格。
五、与其他升学途径对比:明确差异选方向
升学途径 | 竞争范围 | 分数线特点 | 适合考生 |
---|---|---|---|
校额到校 | 初中校内 | 通常最低,普通初中优势明显 | 普通初中尖子生、强区校内排名靠前学生 |
市级统筹 | 全区 | 接近 / 等同统招线,较高 | 郊区顶尖学生,追求跨区进城区名校 |
统一招生(统招) | 全区 | 通常最高,由排名和志愿决定 | 顶尖学生冲刺名校;中等生匹配高中;优质初中未通过校额到校学生 |
六、不同类型考生应对策略
(一)普通初中优秀学生
政策利好:校额到校名额扩大,普通初中分配到的优质高中名额增加。
报考建议:结合校内排名,合理填报目标高中,避免过度保守错失机会。
(二)优质初中中等学生
面临挑战:校内竞争激烈,校额到校难度大,统招计划缩减使裸分竞争压力增加。
应对策略:同时关注校额到校和统招批次,校额到校志愿谨慎填报,统招志愿设置冲刺、基准、保底学校,避免高分低报。
七、2026/2027 届考生关注重点
(一)自身准备
全面发展:除学业,积极参与活动,提升实践、创新、协作能力,满足综评 B 等要求;
提升成绩:聚焦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物理、道法、体育等核心科目,冲刺高分。
(二)政策变化
2027 年总分调整:新初二学生 2027 年中考总分将调至 520 分,校额到校分数线或随之变化,需持续关注;
招生政策与名额:密切留意 2026 年最新政策和名额分配,明确具体要求与变化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中考信老师,了解更多内容。